從成都東安湖出發,一路駛向金堂海泉彎,城市快速路、高速和碎石淺灘相繼登場,這段試駕路線像是為坦克400量身定制的“通關副本”。看似張揚的“機甲外殼”下,它的開起來卻安靜、理性、有邏輯。說到底,它不僅僅是一臺靠顏值出圈的潮玩車,更是個把場景適配做到細致入微的“技術宅”。
理性駕控下的“潮野浪夏”
本次試駕的坦克400汽油版搭載2.0T發動機+48V輕混系統,匹配長城自主研發的縱置9AT變速箱。在城市道路上,變速箱擋位綿密,動力輸出平順,換擋過程沒有明顯頓挫,油門響應也不神經質,表現出相當成熟的日常可用性。
更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的NVH控制:無論是發動機聲浪還是胎噪風噪,都控制得相當克制,這點對越野取向的硬派SUV來說很難得。坦克400的“機甲外殼”并沒有把城市行駛當成負擔,反而讓人覺得它有點像一個“代步理工男”——實用、好懂、不裝。
越野路段,坦克400汽油版繼續展現“慢而穩”的功底。33°接近角、31°離去角、800mm涉水深度、540°全景影像和透明底盤……每一個數據背后都在告訴你:這不是來擺拍的,是來解決問題的。配合57.24的超高攀爬比,即便是“坑中爬坡+負重前行”的復合路況,也都能沉著應對。
一輛車,怎么能做得這么“懂場景”
坦克400不像是一臺工具車,更像是一個“多場景適配玩具”。此次活動主題是“潮野浪夏”,水上槳板、營地拖掛、水邊越野一應俱全——而它正是為這些復合場景而生的。
柴油版優化后的后備箱空間提升50L,車頂平臺可固定槳板等長件裝備,車內21處儲物空間也為水上運動提供了極強的實用性;2.5噸拖掛資質,則讓它成為名副其實的“水上后勤官”。
坦克400不是靠用戶自己“魔改”才能變強,而是一開始就在車身設計上留足了拓展空間。從越野安全天窗、車床布局、再到接口預留,它更像一個為戶外生活預留了“開發權限”的平臺。
雖然它不像坦克300那樣推出了13種官方改裝版本,但在不少越野玩家眼里,它已經具備“拿回去就能改”的硬件底子。能裝、能拖、能搭建場景,這樣的原廠狀態,已經比市面上很多“靠造型談硬派”的車誠意多了。
再補一句,智能化部分也沒掉隊。540°全景影像、透明底盤、L2級輔助駕駛在城市里派得上用場,coffee OS 2車機系統也支持高效的手機互聯和中控操作。這臺“技術宅男”不僅能野得下去,還用得順手。
潮流外殼下,是坦克體系的全球化野心
發布會現場分享的一組數據也值得注意:坦克品牌自問世以來,已連續54個月蟬聯越野SUV市場第一,其中2025年上半年越野SUV市占率達46.7%,新能源越野SUV更高達50.9%。這是一個國內品牌極為罕見的“高黏性+高價值”組合。
更讓人側目的,是坦克品牌已完成全球70萬輛銷量,且實現了對南美、非洲、大洋洲、歐洲、亞洲五大洲的出口覆蓋。坦克400代表的“都市機能越野SUV”,不僅正在贏得中國市場年輕用戶,也已在全球構建起“中國越野車”的新語境。
棱角分明的“仿瞳前燈”、半露式外掛備胎、切割面罩造型這些設計語言,已經成為一種“機能潮流”符號。而它背后隱藏的,是中國品牌在設計話語權、技術話語權、越野標準話語權上,逐步建立起的體系自信。
寫在最后:不討好,但很能打
坦克400不是那種“人人都喜歡”的類型。它沒有電車那種加速沖擊感,也沒有城市SUV那種科技“表面功夫”,但它的每一個細節、每一項配置都在回應一個問題:你想走出去,到哪里、怎么玩、用什么方式,它都能先替你想好。
它更像是一個認真做事的“技術宅男”:配置不花哨,功能很全,很多設計都讓人有“你居然也想到了”的實感。你越了解它,越覺得它不是潮,而是穩,不是野,而是準。
這或許就是它能撐起“國產越野第一品牌”這頂帽子的真正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