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視《遇見不一樣》節目的鏡頭下,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站在耗資巨大的亞洲頂尖安全實驗室中,通過一場模擬三代五口家庭的真實碰撞測試,向外界傳達了中國汽車工業對于安全標準的全新詮釋。他強調:“真正的科技創新,旨在為生命構筑起堅不可摧的防線。”
回溯至2008年,長城汽車率先在中國建立了首個車企碰撞實驗室。時至今日,這一實驗室已升級為能夠滿足全球未來智能駕駛需求的綜合試驗場,其“五區八軌”碰撞系統能夠模擬包括鬼探頭、急轉彎甩尾等在內的多種復雜路況,為智能駕駛算法的訓練提供了寶貴的真實路況數據。魏建軍指出:“安全絕非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一場從研發源頭開始的設計革命。”
在長城的安全實驗室深處,隱藏著中國汽車工業的“技術密鑰”:A柱采用了核潛艇級2000MPa高強度鋼,確保在碰撞中能夠保持完整的生存空間;100毫秒高壓斷電系統為新能源車提供了緊急情況下的“生命通道”;三排聯動氣簾則實現了從嬰兒到老人的全方位乘員保護。這些創新技術的背后,是長城汽車打破11項國外技術壟斷的強大實力。
魏建軍特別強調了電池安全的重要性:“電池安全是我們必須面對的考題,也是我們在開發過程中必須嚴格檢驗的一環。”長城汽車在新能源車的三電安全、熱失控防護等關鍵指標上,驗證標準均超出了國家標準。在價格戰肆虐的當下,長城汽車選擇了堅守品質,魏建軍表示:“我們寧愿延長三個月的測試周期,也絕不降低安全標準。”
在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強調了汽車生產企業必須充分開展組合駕駛輔助測試驗證,明確系統功能邊界和安全響應措施,不得夸大和虛假宣傳。長城汽車對此積極響應,其城市NOA系統堅持“人始終是駕駛主體”的設計理念,對“萬一”場景的敬畏體現了智能時代的安全倫理。
面對智能駕駛的浪潮,魏建軍保持清醒和冷靜,他認為輔助駕駛并非放手狂歡,安全始終是汽車作為駕乘工具的核心價值。長城汽車堅持不誤導消費者,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生命至上”的理念。在智能化狂飆突進的時代,長城汽車用5億打造的安全實驗室,不僅是對產品質量的堅守,更是對全球汽車工業安全價值觀的重塑。魏建軍堅信:“用戶是最好的評判者,安全才是汽車文明的終極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