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一季度收入破三千億,外賣業務突襲市場,下一步棋怎么走?
京東5月13日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收入3011億元,比去年多了15.8%,凈利潤也漲到109億元。CEO許冉說這是因為大家消費多了,加上京東供應鏈和用戶體驗做得好。外賣業務是新亮點,今年2月剛上線,現在發展挺快。
外賣這塊京東是真著急,直接把外賣和自家生態綁一塊兒了。比如買生鮮能順帶點飯,或者買電子產品時訂個奶茶。他們靠著原來的物流,能做到最快9分鐘送到,這速度連美團都得緊張。不過外賣這行燒錢厲害,京東到底能不能賺錢還不知道。
商品收入漲了16.2%,日用品和超市品類尤其好賣。用戶數連續六個季度增長,第三方商家也跟著京東賺到了錢。現在京東有72萬員工,光研發就投了1456億,技術這塊他們真舍得花錢。
歐洲那邊京東在倫敦試水全品類電商,能當天或次日送達。海外包郵區擴展到9個國家,包括東南亞和日韓。柬埔寨和澳大利亞最近也開了站點,買東西還能免郵費,這招對留學生和海淘族挺有用。
線下京東MALL開了20家店,每家能賣20萬種東西,七鮮超市要在京津地區全覆蓋。買藥業務和15萬家藥店合作,490個城市都能快速送到。這些實體店和線上連在一起,用戶想買啥都能找到。
股票回購花了15億美元,還剩35億沒用。京東說要搞2000億出口轉內銷,現在已經有上萬家企業在談合作了。這可能是幫工廠把外貿貨轉成國內賣,政府最近也在推消費,京東搭這個順風車。
技術方面京東從2017年開始轉型,現在倉庫和配送都用了不少自動化設備。他們還在擴歐洲物流,打算把中國供應鏈模式復制到國外。員工人數這么多,物流和倉儲肯定需要人手,但具體怎么管理這么多人,財報里沒細說。
外賣業務雖然快,但美團餓了么已經占了大頭,京東怎么搶市場還不清楚。包郵區擴展到9國,語言和支付方式會不會出問題?還有那2000億采購計劃,到底能幫多少工廠轉型,現在只能等后續數據。